行在柳暗花明处 | PET/CT将成为独立影像中心的核心业务之一

MedTrend医趋势
2019-12-30 11:17:37

来源:平安健康


近日,由平安医保科技旗下平安健康(检测)中心主办的“见微知著·核聚共赢”第一届国际分子影像临床应用学术论坛在江城武汉圆满召开。


美国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MSKCC)放射核医学专家Dr.Gary Ulaner、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核医学科主任、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李亚明教授、深圳市人民医院核医学科主任李晓峰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核医学科主任兰晓莉教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核医学科副主任吴湖炳教授、平安健康(检测)中心核医学首席医疗官王全师教授等200多位国内外影像领域及肿瘤、血液等临床领域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分子影像的科研前沿和临床应用。


20191230_112754_806964.jpg


    平安健康(检测)中心是平安集团大医疗健康战略布局的重要一环,打造集影像诊断、医学检验和精密检查三位一体的综合服务业态,致力于为广大人民提供更便捷、更精准、更安全的创新型健康检测服务。在本次论坛上我们有幸采访到了平安健康(检测)中心核医学首席医疗官王全师教授。

 

顶级影像专家加盟独立影像中心

20191230_112934_274548.jpeg


在分子影像及核医学领域,王全师教授拥有很高的威望,他是现任广东省医师协会核医学医师分会主委,广东省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副主委,中国医师协会核医学医师分会常委,是我国PET/CT临床诊断的开拓者和倡导者之一。身兼南方医科大学博士生导师,为中国培养了60多位核医学硕士、博士研究生。王教授从2004年开始担任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核医学科及PET中心主任,直至今年9月退休卸任,因在学科建设及临床领域做出的突出贡献,被评为中国“卓越建树国之名医”,“羊城好医生”等称号。如此顶级的专家大咖,目前已全职加入平安健康(检测)中心,任职核医学首席医疗官兼广州平安健康(检测)中心首席医疗官。


据王全师教授介绍,目前平安健康(检测)中心各个区域检测中心的首席医疗官都是国内知名且在地区内具有影响力的顶级影像学专家。平安健康(检测)中心不仅是拥有科研级的影像设备,更聚集了权威专家资源,其目的就是通过建立医学影像行业金标准,提供高水平和标准化的影像诊断服务,从而与医院的检查诊断结果互认,推动整个行业的快速发展。

PET/CT市场潜力巨大

20191230_113133_794931.jpeg


根据王全师教授介绍,PET/CT作为目前最高端的影像检查设备之一,一次显像可获得全身各方位的断层图像,具有灵敏、准确、特异及定位精确等优势,在肿瘤、心血管、神经系统疾病的早期诊断、肿瘤分期、鉴别诊断、预后评价、治疗疗效评价以及个体化治疗的指导等方面具有重要临床价值,目前已经作为部分疾病诊治指南中推荐的检查手段 。


不过,据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最新的数据统计,2018年国内PET/CT总数仅为298台,中国百万人口PET/CT保有量为0.21台,这个数字在美国为7.8台,日本为3.8台,差距非常大。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按照每百万人2台计算,需要2600-3000台PET/CT,市场规模在千亿级别,市场潜力巨大。在供给失衡的情况下,第三方影像中心的出现显得尤为重要,PET/CT也必将成为其核心业务之一。


据王教授介绍,武汉平安健康(检测)中心(以下简称“武汉检测中心”)引进的GE Discovery PET/CT 710设备在查找原发病灶方面功能强大,其拥有的另一台256Revolution CT具有扫描快、图像分辨率高及多部位联合一站式扫描等特点,这两台设备图像优势互补、相互印证,在武汉检测中心内部形成了多模态影像联合诊断,为微小病灶的精准诊断提供可靠支持。近期,在武汉检测中心核医学科对一例病患的诊断中,正是利用了PET/CT和CT的增强作用找出“元凶”,将这例被推测是肺部感染及肺静脉血栓的患者,最终确诊为右上肺原发性小细胞肺癌,从而使患者得到及时化疗。

 

第三方独立影像中心或将迎来春天

20191230_113257_303791.jpg


第三方独立影像中心在美国生根发展已经超过30年的时间,美国约7000家影像中心中第三方独立影像中心市场占比约占40%,而在我国第三方独立影像中心还属于新生事物。近年来,国家卫健计先后出台《医学影像诊断中心基本标准和管理规范(试行)》、《关于医学影像诊断中心等独立设置医疗机构基本标准和管理规范解读》等政策,“鼓励医学影像诊断中心形成连锁化、集团化,建立规范化、标准化的管理与服务模式” 。


医学检测的技术水平和诊断水平是保障医学质量的关键所在。王全师教授认为:“目前第三方独立影像中心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人才的制约,急需同公立医院一样建立合理的人才梯队。”在谈到平安健康(检测)中心的医学队伍建设时,王教授指出,顶级专家的加入不仅可以提高独立影像中心的影响力,更重要的是可以对青年医生进行培养。平安健康(检测)中心已组建由三甲医院权威专家和中青年骨干组成的专业医护团队,建立各专业学科专家委员会和名医门诊中心,从“医、教、研”等方面进行权威指导。


平安健康(检测)中心以医疗品质和高质量发展为核心,加强临床与科研投入,定期在内部开展学科能力培训,并设立专项科研基金供青年医生申报,为高水平的医疗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平台,从而吸引和留住专家人才。此外,平安健康(检测)中心通过自主研发的“平安好影像”智慧云平台,一头连接中心内部专家,一头连接二级、县级的医院,可以上传疑难杂症病例,由专家进行解读,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医生实现自身职业价值最大化,赋能基层医疗机构和医生。


“其次是客户来源问题。”和其他影像中心相比,平安健康(检测)中心依托平安集团大医疗健康生态圈的独特优势,对内与平安医保科技、平安好医生、平安健康险等形成业务联动和闭环,根据客户需求以全产业链的医疗健康解决方案,实现一站式医疗健康护航;对外与大型公立医院、基层医疗机构积极建立多元化合作关系,优势资源互补,从而促进区域影像、检验医联体建设,实现分级诊疗,助力医疗改革落地。

 

在和王全师教授的交谈中,我们可以发现,第三方影像中心的运营模式更趋稳健,并处于从体量向质量的转变过程中。虽然目前也会遇到一些可见的挑战,但随着市场需求扩大、政策落地深化以及更多医学专家的专业加持,我们相信中国第三方影像中心正行在柳暗花明处。


MedTrend  ∣ 医趋势

医疗前沿资讯 | 趋势观察洞见 | 组织与领导力 | 人才解决方案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