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标体”保障需求日益上升 医、药、险协同不可或缺

2024-07-10 15:26:08 MedTrend医趋势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速,人口年龄结构正经历显著变革,导致慢病和带病人群数量迅速增加。  据《全国第六次卫生服务统计调查专题报告》显示,我国慢病人群已突破4亿人,其中65岁以上人群发病率超60%。在此背景下,如何充分发挥保险行业关键作用,为人民群众提供全面、持续的健康服务,已成为行业内外共同关注的焦点。

 

从“有病可医”到“有病可保”

带病体保障缺口亟需填补


随着生物医药创新成果的纷纷落地和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为慢性病、肿瘤等带病体人群提供了更多元的治疗选择,“无药可医”的难题被逐渐突破。


庞大的患者基数和不断提升的健康需求,催生了社会的带病保障需求。传统的商业健康险对投保人往往有着较高的健康要求,这造成了较大的市场空缺,需要通过产品创新来解决“投保难的问题”。


根据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中再寿险、镁信健康近日共同发布的《带病体保险发展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国内带病体保险目前主要有三类承保形式:一是以惠民保为代表的不限制被保人患病状态的健康险;二是以费率可调长期医疗险为代表的保险,客户通过持续投保,以便在患病时仍可以按未出险人群一样的价格享受保险保障;三是为疾病进展复发、转移提供短期保障的慢病险/复发险。  


   目前,不少保司在带病体保险领域有所布局。例如平安健康险推出的“平安康保百万医疗(慢病版)”,三高/甲状腺结节/结石等常见“带病体”符合条件可投保;还有俗称“惠民保”的城市定制型医疗保险从最初的可保不可赔到当前基本对带病人群不做门槛限制、但以理赔责任差异化的方式提供保障。


    业内人士认为,带病体保险为细分人群提供保障,将助力构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填补带病人群保障缺口。此外,从社会层面,人口老龄化和慢病年轻化给社会医疗保障体系的可持续性带来挑战,带病体保险有助于改善患者家庭财务脆弱性,减少因病致贫或因病返贫现象。

 

带病体更迫切的医疗健康需求

有望进一步拓宽医药行业市场


近年来,中国医药产业制度改革持续释放创新活力,我国创新药产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蓬勃生长期,高价值创新药品获批上市的步伐不断加快。近年来,生物医药行业也在不断寻求医保外的支付方。《中国商业健康险创新药支付白皮书》显示,2023年创新药市场规模约1400亿元,商业健康险对创新药的支付总额约74亿元,对创新药的纳入、赔付均取得质的飞跃。


在商业健康险中,带病体保险对医药产业的影响或许更为深远。根据《带病保险发展研究报告》,带病体保险是医药产业快速积聚流量的重要手段,产业融合是创新盈利模式的重要思维。原因在于,行业已经沉淀了一定体量的带病客群,且带病体客群更易被触达,且为健康需求付费的意愿较强。以CAR-T疗法为例,截至2023年12月底,CAR-T治疗药物纳入了超过40个由镁信健康提供运营服务支持的惠民保项目,累计为淋巴瘤患者减轻了超3800万元的治疗负担。


    此外,报告还指出带病体保险将带动医药消费。首先,带病体保险产品覆盖药物和医疗服务,直接推动了医药消费;其次,国际市场的示范案例显示,合理设计的带病体保险能促进医疗机构与保险公司的合作,提升医疗服务使用率,进一步刺激医药行业消费。因此,优化带病体保险产品、平衡成本与赔付,不仅能提升患者保障水平,还能为医药行业注入活力。

 

医药行业的深度参与

协力疏通带病体保险发展堵点

 

当前,带病体保险的发展任重道远,面临疾病风险认知不足、技术进展滞后、服务基建不完善等诸多挑战。由于带病体保险是对特定人群来设计,对产品运营的风险控制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医药、医疗行业的深度参与将在很大程度上助力破解以上挑战。一方面,保险公司在设计带病体保险产品时需要同医疗机构和医药企业进行咨询,核保时也需要相关的数据授权。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统计学院教授李扬表示:“保险行业不仅仅基于现有的宏观数据,更要与医疗机构、制药企业更加微观数据产生联动,通过进一步的融通。”


另一方面,由于带病体保险的客户风险高于健康群体,承保后必须辅以健康管理项目来控制风险在。为其提供疾病筛查、就医诊治、健康咨询等健康管理服务可以加强患者的生活习惯和就医行为管理,进一步实现有效的风险控制。


据镁信健康龚巧介绍,作为专业的第三方平台,镁信健康通过与肿瘤、慢性病、罕见病、高值耗材等领域的深度合作,与自身在数据积累和大模型方面的优势相结合,推动带病体保险产品的进一步研发。同时,镁信健康整合医药产业资源,确保患者获得全流程专业医疗服务,满足带病体人群最核心的“求医问药”需求。


分享: 分享

MedTrend  ∣ 医趋势

医疗前沿资讯 | 趋势观察洞见 | 组织与领导力 | 人才解决方案

扫一扫上方二维码或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