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健识局
作者:余一
10月11日,中国药学会发布了《中国药学会2018年度医院用药监测报告》。
该报告显示,年度采购金额Top10的企业按采购金额比例由大到小,依次为辉瑞、阿斯利康、恒瑞医药、扬子江药业、赛诺菲、罗氏、拜耳、齐鲁制药、诺华、正大天晴。
其中,采购金额同比增长超10%的企业有阿斯利康、恒瑞医药、赛诺菲、罗氏及拜耳,仅齐鲁制药采购金额呈负增长。
在药品采购的排行中,排名年度使用金额Top10第一位的为氯化钠(通用名),使用金额占比为1.6%。紧随其后的包括人血白蛋白、阿托伐他汀钙、氯吡格雷、地佐辛 、恩替卡韦 、美罗培南、泮托拉唑钠、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及莫西沙星 。
健识局梳理发现,氯化钠、人血白蛋白、氯吡格雷等属于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阿托伐他汀钙属于心血管系统药物;恩替卡韦、美罗培南则属于全身用抗感染药物。上述药物大多数都属于临床常见的大品种。
《报告》纳入研究的样本均为5年连续上报数据的医院,共计926家。按医院等级划分:三级医院数量占样本的72.2%,二级及以下医院占27.8%。
医院使用金额同步放缓
总品种数净减少37个品种
整体来看,2018年样本医院全药品种数为2194种。从医院级别来看,三级医院使用全药总品种数为 2166 种,二级及以下医院使用全药总品种数为1952种。从地区的维度来看,东部地区医院使用全药品种数最多,为2068种;中部地区次之,为1929种;东北部地区最少,为1724种。
过去5年,样本医院总品种数小幅减少,从2014年的2231种减少到2018年的2194种,退出182个品种,新增145个品种,净减少37个品种。
退出品种较多的类别有消化系统及代谢药、神经系统药物、呼吸系统药物,新增品种较多的类别为抗肿瘤和免疫调节剂、消化系统及代谢药、全身用抗感染药物。三级医院和二级及以下医院使用品种数均略有下降。
近5年,全药使用金额增速明显放缓,年增速从2014年的10.51%下降到2018 的 4.30%。使用频率同步放缓,从2014年的8.78%下 降到2018年的5.54%,下降近4个百分点。
从医院级别来看,三级医院全药院均使用金额是二级及以下医院的4.7倍;从地区的维度来看,东部地区医院全药院均使用金额最多,高于样本医院整 体院均使用金额;中部次之,东北部最少。
以ATC大类为例,2018年全药使用金额TOP3的ATC大类为抗肿瘤和免疫调节剂、全身用抗感染药物和消化系统及代谢药,三者占全药使用金额比分别为17.08%、16.07%、14.27%。使用金额TOP3的大类占样本医院使用总金额的比例接近50%。
从日均费用维度来看,近5年样本医院全药日均费用基本稳定,样本医院全药日均费用5年复合增长率为0.66%。
政策趋于利好
5年基药使用有所回升
2018版基药目录颁布之前,5年样本医院使用基药品规数呈现下降趋势,从2014年的830个下降到2018年的809个,5年间退出62个品规,新增39个品规,净减少21个品规。5年来各级医院使用品规数亦有不同程度的减少。
整体而言,近5年样本医院基药日均费用基本稳定,样本医院基药日均费用5年复合增长率为2.26%。
对比12版和18版基药目录品规使用情况,2018年样本医院使用12版基药品规809个,使用标记为18版基药品规1077个;两版基药使用品规数增量为268个,增幅为33.1%。
以ATC大类为例,2018版基药目录颁布之前,5年不同ATC大类基药使用情况显示,有7个大类使用品规数有所下降,降幅TOP3的大类分别是感觉系统药物、呼吸系统药物、血液 和造血系统药物,降幅分别为13.64%、9.80%、9.45%。4个大类呈现正增长, 增幅最高的是皮肤病用药,5年增幅为8.16%。
从使用金额来看,以 2012 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品规进行统计,2018 年样本医院基药使用金额占全药使用金额的 12.56%。
整体而言,基药使用金额增长率在 2016 年之后基本保持在 6%-8%之间。近 5 年基药使用金额占比略有下降,从 2014 年的 12.73%下降到 2018 年的 12.56%。2018版目录调整后,基药金额占比有所回升,样本总体使用金额占比增幅为 15.08%。
就使用频率而言,2018版基本药物目录颁布之前,样本医院基药使用频度占全药使用频度的32.22%。基药使用频度增速在近些年处于波动状态,2016年后基本保持在2%-5%之间。
新版医保目录公布
样本医院使用率高达82.5%
整体来看,2018年样本医院使用医保药品总品种数为1273种。从医院级别来看,三级医院使用医保药品总品种数为1266种,二级及以下医院使用医保药品总品种数为1221种。从地区的维度来看,东部地区医院使用医保药品品种数最多,为1249种;中部地区次之,为1198种;东北部地区最少,为1134种。
自印发2009版医保目录之后,国家医保目录近10年未有调整,因此2014-2017年,样本医院医保药品使用品种数变化不明显,从2014年的1148个下降到2017年的1138个,净退出10个品种。
2018年因人社部发布了2017版医保目录,样本医院医保品种使用数量增多, 医保品种上升到1273个,与2017年相比,涨幅为12%。
从使用金额维度来看,样本医院医保药品使用金额占全药使用金额的82.50%,占据了大头部分。其中,三级医院医保药品使用金额占比为82.42%,二级及以下医院为83.42%。
以ATC大类情况为例,2018年医保药品使用金额占比TOP3的ATC大类为抗寄生虫药、杀虫剂和驱虫剂,肌肉-骨骼系统药物和性激素类药物和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三者占全药使用金额比分别为98.71%、91.15%、89.17%。
剂型方面,2018年医保药品口服剂型使用金额占口服剂型全药整体使用金额比例最高,为91.25%;注射剂型次之,占注射剂型全药整体使用金额的 79.39%。
整体而言,医保药品使用金额增长率在5年间波动较大。2014-2017年医保药品使用金额占比呈现下降趋势,从2014年的75.60%下降到2017年的 74.73%。2017版医保目录实施后,医保药品使用金额占比在2018年上升到 82.50%。
从使用频率维度来看,样本总体医保药品使用频度占比为87.14%。三级医院医保药品使用频度占比为86.57%,二级及以下医院为91.04%,二级及以下医院占比高出样本整体水平近4个百分点。地区方面,东部、西部、东北部分别为90.50%、87.61%及79.08%。
日均费用而言,样本总体2018年为11.91元。从医院级别来看,三级医院医保药品日均费用为12.62元,二级及以下医 院为7.32 元。近5年样本医院医保药品日均费用基本稳定,样本医院医保药品日均费用5年复合增长率为2.01%。
没有登录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