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湘斌:外科理念介入方式 MitralStitch让二尖瓣反流治疗更容易

2019-10-12 14:39:49
分享: 分享

来源:美通社



10月11日,中国“结构人”的盛会 -- 2019年中国结构周进入第五天。上午10时,作为二尖瓣介入治疗版块的重头戏,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MitralStitch® 系统临床科学家潘湘斌教授团队向大会转播了一台使用德晋医疗 MitralStitch® 二尖瓣瓣膜修复系统进行的二尖瓣修复手术,成功为一名外科高危的二尖瓣反流患者进行了腱索修复的介入治疗。


潘湘斌教授手术演示中 
潘湘斌教授手术演示中

 

潘湘斌教授手术演示中 
潘湘斌教授手术演示中


MitralStitch® 有数十年外科经验积累


本次接受手术的患者是一位71岁女性,术前诊断为二尖瓣大量反流,由于不耐受外科手术,经导管进行的微创二尖瓣修复手术成为首选。术中,潘湘斌教授在单纯超声引导下植入人工腱索,器械操作仅耗时9分钟。术后超声即刻显示术前大量的二尖瓣反流基本消失。此例直播手术向结构周大会现场展示了MitralStitch®系统的安全性、有效性和便捷性,引起了与会专家的热烈反响。


手术前超声图像 
手术前超声图像

 

手术后超声图像 
手术后超声图像


潘湘斌教授强调,MitralStitch®系统的设计理念来源于长期积累的外科经验。心脏外科在腱索修复方面已经有近50年的实践经验,缘对缘的修复也有长达30年多年的经验积累,这些临床实践都经历了时间的考验。因此,MitralStitch®的治疗技术从理念上具有坚实可靠的基础。


潘湘斌教授同时表示,MitralStitch®系统具有三大优势,第一,它可以实现解剖结构的修复,不改变二尖瓣的生理结构,保留了后续介入治疗的可能性;第二,它既可以做人工腱索植入,又可以做缘对缘的修复,实现了一械多能;第三,MitralStitch®系统是完全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的手术,不一定非要在大的中心,或者有杂交手术室才能完成,使得此类技术向基层推广更加容易,更加适合中国国情。


为二尖瓣反流治疗开创新天地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我国,中重度以上的二尖瓣反流患者就超1000万人,每年仅有不到0.4%的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常规外科开胸手术需要体外循环和心脏停搏,患者手术创伤大,恢复慢,微创二尖瓣介入治疗技术为广大二尖瓣反流患者带来了福音和希望。


潘湘斌教授表示,总体来说,目前各类二尖瓣微创介入器械,基本上都是来源于外科手术的治疗理念,而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MitralStitch®系统的研究发得益于丰富的临床建议,由德晋医疗联合阜外医院和北京安贞医院组成产学研攻关小组,汇聚临床专家与工程师团队共同成功研发出国内首款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二尖瓣反流微创治疗系统。


以胡盛寿院士为主要研究者的确证性临床研究正在全国开展


2018年1月,潘湘斌教授团队成功开展全球首例MitralStitch®临床应用。2019年7月, MitralStitch®二尖瓣瓣膜修复系统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成功完成以胡盛寿院士为主要研究者的确证性临床研究的首例患者入组,实现了我国二尖瓣微创介入治疗领域的重大突破。目前,MitralStitch®正在全国15家中心开展确证性临床研究,已成功完成12例患者入组。


2018年9月,在美国经导管心血管治疗年会(TCT)上,潘湘斌教授报告了一例应用MitralStitch®系统治疗的复杂病例。潘湘斌教授利用MitralStitch®系统实现一站式治疗方案,为该患者同时进行缘对缘修复和人工腱索重建,充分地展示了MitralStitch®的特点。


在国内受到关注的同时,这一治疗技术也吸引了国外医患的兴趣。2019年9月2日,潘湘斌教授受乌兹别克斯坦国家心血管中心邀请,成功完成了MitralStitch®系统的海外首例临床应用手术,这项来自中国的领先技术得到了乌方专家的高度赞誉。


技术进步与流程规范将让学习曲线大大缩短


MitralStitch®对于患者来说,是福音和希望,那么,对有志于从事这一治疗技术的医生而言,是否是一座难以攀爬的高峰呢?潘湘斌教授的回答是: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难。


潘湘斌教授说,MitralStitch®系统设有巧妙的定位器,类似的设计使手术难度大大降低,更容易为初学者所掌握。目前,他和有关专家正在探索建立标准的手术流程,对于病人的筛选、术前的检查以及术中切口选择和定位等方面进行系统的规划。“一方面通过器械的进步来降低学习的难度,另一方面通过开展标准化的培训让更多医生能够掌握这一器械。”潘湘斌教授表示,下一步将组织编写标准化的教材来帮助大家去实施这一技术。


MitralStitch®二尖瓣瓣膜修复系统等来源于临床思路的中国智造产品,以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真正的中国技术为中国发声,在TCT、CSI、ICI等多个国际学术盛会上赢得全球瞩目。随着MitralStitch®二尖瓣瓣膜修复系统临床进展的推进,将有更多的医学中心和临床医生掌握二尖瓣介入治疗技术,为二尖瓣反流患者带来更加安全有效的微创介入治疗“中国方案”,让中国智造,惠及世界。

MedTrend  ∣ 医趋势

医疗前沿资讯 | 趋势观察洞见 | 组织与领导力 | 人才解决方案

扫一扫上方二维码或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1. 全球心血管巨头之强生-帝国的转身
  2. 全球心血管巨头之泰尔茂 - 创新医疗
  3. 全球心血管巨头之爱德华生命科学-独领风骚
  4. 全球心血管巨头之波士顿科学-勇者的创新
  5. 全球心血管巨头之雅培-“心”的变革
  6. 全球心血管巨头之美敦力-砥砺前行
  7. 冠脉介入的未来——一场由“可消失的支架”引发的革命
  8. 潘湘斌:外科理念介入方式 MitralStitch让二尖瓣反流治疗更容易
  9. 心衰作为心血管最后的战场,如何带来千亿市场空间
  10. 戈尔公司的CARDIOFORM心房间隔缺损封堵器获欧洲CE批准
  11. 国内超10家企业扎根影像FFR领域,国外诞生独角兽,国内如何追赶?
  12. 挑战传统认知!很多心脏病患者可能不急需支架和心脏搭桥手术
  13. 强生开启一项“虚拟”临床试验,以拓展卡格列净在心血管领域新的适应症
  14. 雅培发布2019第四季度财报 并公布2020强劲增长目标
  15. 葛均波院士团队:国内最早开始的自主研发生物可吸收支架上市
  16. 我国首个外周药物洗脱支架获批上市
  17. 2020年Q1心血管四巨头财报抢先看!爱德华逆势高增长
  18. Edwards Lifesciences LLC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系统产品获批上市
  19. 爱德华TAVA进口首批,瓣膜市场硬仗开打!
  20. 蓝帆医疗完成对瑞士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公司NVT AG的收购
  21. 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互联网医院正式开诊
  22. 胡盛寿院士团队成功完成中国原创经导管三尖瓣置换(LuX-Valve®)全球首例注册临床试验入组
  23. 刚刚!耗材国采“发令枪”叩响,冠脉支架先行
  24. 乐普医疗:预计上半年净利润为10.40亿元-12.71亿元 与上年基本持平
  25. 药械产业 中国 VS 全球:心血管领域,回归初心
  26. 冠脉支架国采最快9月启动,谁会是最大赢家?
  27. 申淇医疗完成数亿元C轮融资 加码心血管医疗器械布局
  28. 3D打印人体心脏 为晚期心脏病患者解难题
  29. 心脏支架被点名!副总理批示加快高值耗材集中带量采购
  30. 灵魂砍价又要来了!心脏支架告别万元时代
  31. 强生医疗宣布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机械取栓创新产品上市
  32. 80余项专利、19个创新产品,这家企业誓做“中国最好的心血管疾病治疗解决方案服务商”!
  33. 突破诊疗边界的“新物种”,飞利浦推出复合手术室解决方案!
  34. 全国首创!武汉协和董念国团队完成微创体外人工心脏置入手术
  35. 倒计时4天!提前“打卡”强生进博会重磅看点
  36. 爱德华SAPIEN 3球扩瓣获批可用于外科手术中低危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TAVR治疗
  37. 还原心脏最生理状态,这款CSP手术工具已惠及中国临床
  38. 全球首例!葛均波院士团队成功完成NyokAssist®新一代介入泵支持下高危PCI治疗
  39. 从“冰火电”元素齐聚,看这家全球医械巨头创新的局!
  40. 毫米间的「生死时速」,美敦力神经介入如何创造奇迹
  41. 新突破!中国原创世界级医械NMPA获批!
  42. 让起搏器更懂你的心——起搏器的频率应答功能发展及应用
  43. 打开行业想象力,RDN疗法开辟高血压治疗“新赛道”
  44. 进博大秀!第四代“脑起搏器”掀起精准革命
Copyright ©208
MedTrend, All Rights Reserved.
隐私保护 版权所有 MedTrend医趋势
沪ICP备15032511号-4
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