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罕见病药物到个性化治疗,跨国药企拟在进口博览会秀“十八般武艺”

2018-10-12 12:20:49
分享: 分享

来源:第一财经    

作为全球第二大医药消费市场,中国的进一步开放,吸引了众多跨国药企继续在华加码布局。

将于11月在上海举办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口博览会”),将迎来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800多家企业参展,包括全球众多医药行业巨头。进口博览会进入倒计时阶段,跨国药企巨头们也已在紧锣密鼓布展中。

从罕见病药物到个性化治疗,包括赛诺菲、罗氏制药、强生等纷纷将在展会上亮出最新的药品和前沿技术。进口博览会成为跨国药企向中国消费者展示自身实力的重要窗口。对跨国药企而言,中国市场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历史发展机遇。

“十八般武艺”即将亮相

去年10月份,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成为了中国整个医药行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得益于审评审批制度的优化,一大批进口药品和医疗器械正加速进入中国。即将到来的进口博览会也成为跨国药企们展示的舞台。不少药企利用这次契机推动更多前沿的产品、技术进入中国市场。

作为在中国市场排名靠前的跨国制药企业,赛诺菲是慢性病和疫苗领域的领军者。据赛诺菲中国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公司在本次进口博览会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展区内,将集中展示:一是具有突破性的在研创新药物和疫苗,尤其是罕见病药物、慢性病药物和新一代疫苗等;二是创新的整合医疗解决方案;三是贯穿全健康生态系统的多维度合作项目。

WechatIMG649.jpeg

在罕见病药物上市方面,赛诺菲提前享受到中国的政策“东风”。目前罕见病治疗药品和医疗器械的上市审评审批制度正得到优化,今年5月份国家出台了 《第一批罕见病目录》;之后又对罕见病药品的研发及进口产品注册方面等都给予了更多优惠。

今年5月份,“多发性硬化”被纳入《第一批罕见病目录》。赛诺菲研发的,作为治疗复发型多发性硬化的创新药“奥巴捷”(特立氟胺片),于今年7月18日在华获批,预计9月底就可以惠及第一批中国患者。这成为了中国作为治疗复发型多发性硬化的国内首款口服型疾病修正治疗药物,也创下了中国罕见病药物上市速度记录,同时又打破了赛诺菲新药在华的最快上市记录。

eee.jpeg

上述赛诺菲中国相关负责人表示,“奥巴捷”的快速上市,得益于中国政府对罕见病药物的加速审评审批的支持,及中国患者迫切治疗需求的驱动。今年11月,“奥巴捷”还将作为罕见病治疗领域新药代表,亮相将于11月召开的进口博览会。

中国的生物医药行业正处于欣欣向荣之际,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受到各方高度关注。

罗氏中国相关负责人表示,罗氏制药与罗氏诊断将联合参展本次进口博览会。借助进口博览会这个开放平台,该公司希望全面呈现药物早期研发、到创新的诊断和治疗方案的个体化医疗,满足人们对医疗健康的个体化需求。罗氏目前正在开启个体化医疗全新时代。“个体化医疗是通过生物标记物区分患者群体,根据患者的基因类型订制治疗方案,借助针对性的靶向药物,优化疗效,降低不良反应。”

强生中国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很高兴把全球领先的多元化创新产品和技术引入中国,如在医疗器材和制药领域,近年来中国政府采取了多项积极措施,进一步加大对全球投资的开放力度,努力建立全新医药创新模式。“强生关注患者最迫切的医疗健康需求,在制药和医疗器材领域将展出许多尖端技术产品,其中相当一部分产品和医疗器材将首次通过进口博览会这个平台在中国亮相,与广大观众见面。”

阿斯利康中国方面相关负责人也表示,这次进口博览会将集中展示阿斯利康在中国落地的创新项目,与公众分享阿斯利康最新的诊疗一体化全病程管理方案为呼吸、心血管、代谢、肿瘤、消化等重点疾病治疗领域带来的便利和成效,并展望健康物联网对“智慧医疗”的广阔应用。

深化中国市场布局

不少跨国药企表示,进口博览会给他们提供了非常好的平台与契机。

“企业和政府通过进口博览会可以展开更深入的交流,完善产业布局;进口博览会还将加强我们与医院的联系,共同探索医药产业的长足发展。”罗氏中国方面表示。

赛诺菲中国区总裁彭振科(Jean-Christophe Pointeau)说,作为首批进入中国的跨国制药企业之一,赛诺菲十分荣幸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参与首届进口博览会。这是中国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促进各国经贸交流的重大举措,赛诺菲期待通过这一崭新平台,展示全球优秀的研发成果,加强与中国利益相关方的合作。

近年来,中国医疗器械与医药保健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未来十年,中国医疗器械和大健康产业将进入黄金十年。预计到2020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将超过7700亿元,而大健康产业市场规模更将突破10万亿元,高速成长的中国医疗器械和大健康市场,为各国企业进入中国大市场提供了历史性机遇。

不少跨国药企希望借助参加进口博览会的契机,进一步布局中国市场。

以强生为例,1985年在华创立第一家合资企业——西安杨森,目前业务覆盖消费品、制药和医疗器材三大领域。作为改革开放以来首批进入中国市场的跨国企业,在华30多年来,强生发挥医疗保健行业领军者作用,服务中国病患和消费者需求,支持中国经济社会发展。

据了解,制药、医疗器材和消费品这三大领域仍是强生未来在中国业务重点。2014年,在继伦敦、加利福尼亚州和波士顿创新中心之后,强生在上海成立了亚太区首个创新中心,以此满足中国医疗健康领域的独特需求、推动本地研发能力以及增强外部合作。与此同时,强生正在西安筹建强生全球最大规模的制药生产基地。去年12月,强生与中国传奇生物科技公司达成全球授权合作协议,探索CAR-T创新抗癌疗法;并宣布在上海设立创新孵化平台,帮助企业加速创新进程,提供优质医疗健康解决方案。

“未来强生将继续加强在华投资和创新研发投入,支持健康中国和医疗创新生态系统建设,满足中国乃至亚太地区和全球不断快速发展的医疗健康需求。”强生中国区主席孟启明(Vladimir Makatsaria)说道。

再如阿斯利康,中国已跻身该公司全球新兴市场第一位置。阿斯利康入华25年来,已将约30种全球创新药物输送至中国。

阿斯利康中国进一步透露,“更多高质量创新药物将尽早进入中国市场,以满足患者的医疗健康需求。未来五年内,阿斯利康预计每年平均会在中国上市两个重磅产品。”




MedTrend  ∣ 医趋势

医疗前沿资讯 | 趋势观察洞见 | 组织与领导力 | 人才解决方案

扫一扫上方二维码或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Copyright ©208
MedTrend, All Rights Reserved.
隐私保护 版权所有 MedTrend医趋势
沪ICP备15032511号-4
采集